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自来水净化药剂残留检测

自来水净化药剂残留检测
更新时间:2025-10-23      阅读:75

自来水净化药剂残留检测

一、检测标准与法规框架

自来水净化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剂、消毒剂、助凝剂等化学药剂可能产生残留风险,现行检测依据包括:

GB 5749-2022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新增PFAS等指标)

GB/T 17218-2025《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》

CJ/T 206-2024《城市供水水质标准》(严于国标要求)

关键管控指标变化:

铝残留限值从0.2mg/L收紧至0.1mg/L

新增全氟辛磺酸(PFOS)≤0.002mg/L,全氟辛酸(PFOA)≤0.004mg/L

甲醛限值维持0.05mg/L,但检测方法检出限降至0.001mg/L

二、关键残留指标与检测方法

铝残留检测(GB/T 5750.6-2025):

方法: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

仪器参数:波长309.3nm,灰化温度1200℃,原子化温度2500℃

检出限:0.001mg/L,线性范围0.005-0.1mg/L

消毒剂副产物:


项目限值(mg/L)检测方法关键设备
三氯jia烷≤0.06GB/T 5750.8-2025GC-ECD
卤乙酸≤0.05HJ 758-2025UPLC-MS/MS
亚氯酸盐≤0.7GB/T 5750.10-2025离子色谱仪


新型污染物检测:

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:

方法:固相萃取-UPLC-MS/MS(GB/T 5750.16-2025)

前处理:WAX固相萃取柱(500mg/6mL)

仪器条件:C18色谱柱(100mm×2.1mm),流动相甲醇-5mmol/L乙酸铵

三、混凝剂残留检测技术

以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合硫酸铁(PFS)为例:

铝形态分析:

使用超滤-离心联用技术分离不同形态铝:

溶解态铝:≤0.45μm滤膜过滤

胶体态铝:3000Da超滤膜截留

毒性顺序:溶解态Al³⁺>聚合态Al(OH)₂⁺>胶体态Al(OH)₃

铁残留检测:

方法: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(GB/T 5750.6-2025)

显色条件:pH 3.0-4.0(乙酸-乙酸钠缓冲液),温度25℃±2℃

检测范围:0.03-5.0mg/L(Fe³⁺)

四、检测质量控制要求

实验室资质:

需通过CNAS认可(ISO/IEC 17025)相关项目

参加国家计量院组织的能力验证(如水中铝、甲醛检测)

方法验证参数:


参数要求
检出限达到标准方法的1/10
精密度RSD≤10%(n=6)
准确度加标回收率80%-120%
线性范围覆盖标准限值的0.5-2倍


质量控制措施:

每批样品带空白(方法空白、现场空白)

平行样比例≥10%,相对偏差≤15%

标准溶液每批次更换(有效期:冷藏保存1个月)

五、水厂工艺优化案例

某自来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项目:

原水水质:铝含量0.35mg/L,浊度3.5NTU

处理工艺:常规处理+臭氧-生物活性炭

优化措施:

PAC投加量从25mg/L降至18mg/L(Zeta电位监测优化)

增加沉淀池排泥频率(从4h/次调整为2h/次)

检测结果:

出厂水铝残留稳定在0.08-0.12mg/L

消毒副产物三氯jia烷降低42%

六、风险评估与预警

健康风险评估:

铝的慢性每日摄入量(CDI)计算:

安全阈值:CDI<0.1mg/kg·d(基于WHO标准)

预警系统构建:

关键控制点(KCP)设置:

混凝剂投加点:在线监测Zeta电位(目标值-10mV~-15mV)

滤后水:浊度<0.3NTU(预警值0.5NTU)

出厂水:余氯0.05-0.8mg/L(联动加药系统)

七、检测频次与合规建议

常规监测频次:

铝、铁等金属指标:每日一次

消毒剂及副产物:每日两次(峰谷时段)

PFAS等新型污染物:每季度一次

中科检测技术方案:

提供"一站式"检测服务:从原水到管网末梢水全流程分析

定制监测方案:根据水厂规模、处理工艺个性化设计

数据解读:提供残留风险评估报告及工艺优化建议

参考标准清单:

[1] GB 5749-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

[2] GB/T 5750-202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

[3] CJ/T 141-2024 城镇供水厂运行、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

[4]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-water Quality (4th ed, 2022)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