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更新时间:2025-10-23
更新时间:2025-10-23       阅读:89
阅读:89医院污水处理消毒剂检测
一、检测标准与法规要求
医院污水因含有bing原体、化学药剂和放射性物质,消毒处理是达标排放的关键环节。现行核心标准包括:
GB 18466-2005(2025修订版)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
WS 368-2024《医院污水处理技术规范》
HJ 1002-2024《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》
修订版标准重点变化:
新增总余氯在线监测要求(排放口安装连续监测设备)
提高粪大肠菌群限值至≤100MPN/L(原标准为≤500MPN/L)
增加二氧化氯副产物亚氯酸盐限值(≤0.7mg/L)
二、消毒剂种类与检测项目
医院常用消毒剂及关键检测指标:
| 消毒剂类型 | 有效成分 | 检测项目 | 排放标准 | 检测方法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含氯消毒剂 | ClO₂ | 余氯 | 0.5-3.0mg/L | GB/T 5750.11-2025 | 
| 二氧化氯 | ClO₂ | 二氧化氯 | ≤0.8mg/L | HJ 551-2025 | 
| 臭氧 | O₃ | 臭氧残留 | ≤0.3mg/L | GB/T 5750.11-2025 | 
| 过氧乙酸 | C₂H₄O₃ | 残留乙酸 | ≤1.0mg/L | HJ 625-2024 | 
三、余氯检测方法(N,N-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)
原理:
余氯与DPD试剂在pH6.2-6.5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,于51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。
试剂配制:
DPD显色剂:称取1.0g DPD硫酸盐,溶于含8mL硫酸和0.2g EDTA的无氯水中,定容至1000mL
磷酸盐缓冲溶液(pH6.5):磷酸二氢钾6.8g+氢氧化钠1.0g,溶于水定容至1000mL
操作步骤:
取100mL水样于比色管中,加入5mL缓冲溶液和5mL DPD显色剂
混匀后立即于51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(10分钟内完成)
标准曲线法:用氯标准溶液(100mg/L)配制0-5mg/L系列标准溶液
注意事项:
采样后应在2小时内测定,避免余氯衰减
含硫化合物干扰:可加入1mL硫代乙酰胺溶液(10g/L)消除
四、微生物指标检测
粪大肠菌群(GB/T 5750.12-2025):
方法:多管发酵法+滤膜法(双方法验证)
采样体积:100mL(消毒后水样)
限值要求:不得检出(MPN/100mL)
杀菌率测定(GB/T 20647-2025):
试验菌株:大肠杆菌8099、金黄色pu萄球菌ATCC 6538
作用时间:30分钟(模拟实际消毒接触时间)
合格标准:杀菌率≥99.9%(对自然菌)、≥99.999%(对致病菌)
五、消毒效果验证与监测
现场验证试验:
挂片试验:不锈钢载片浸泡24小时,菌落总数≤10 CFU/cm²
生物指示剂: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(10⁶ CFU/片),杀灭时间≤30分钟
在线监测系统:
余氯在线分析仪:测量范围0-5mg/L,精度±0.05mg/L
数据记录:每5分钟一次,超标自动报警(联动加药系统)
验证频率:每月用标准方法比对一次,误差≤10%
六、典型案例分析
某三甲医院污水处理升级改造:
原工艺:次氯酸钠消毒(余氯波动大,达标率82%)
改造方案:二氧化氯发生器+紫外线协同消毒
检测结果:
消毒后余氯稳定在0.8-1.2mg/L
粪大肠菌群连续12个月未检出
运行成本降低35%(相比原工艺)
七、安全控制与应急处理
消毒剂储存要求:
二氧化氯原料(亚氯酸钠)与酸类分开存放,间隔≥5m
储存温度≤30℃,相对湿度≤80%
应急处理:
余氯超标:投加硫代liu酸钠(1mg余氯需1.6mg硫代liu酸钠)
消毒失效:启动备用消毒系统(如臭氧应急投加装置)
事故记录:按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》要求保存数据
检测频次要求:
余氯:每日至少2次(手工监测),在线监测连续运行
微生物指标:每月一次(常规监测),每季度一次全项分析
消毒副产物:每半年一次(三卤甲烷、卤乙酸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