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饮用水处理剂卫生安全性检测项目与方法指南

饮用水处理剂卫生安全性检测项目与方法指南
更新时间:2025-10-21      阅读:109

饮用水处理剂卫生安全性检测项目与方法指南

一、卫生安全性检测项目与限值

感官性状指标

处理后水需符合GB 5749-2025要求:色度≤15度、浑浊度≤1NTU、无异嗅异味。

检测方法:铂钴比色法(GB/T 5750.4-2025)、散射光浊度仪法(ISO 7027-2025)。

毒理学指标

项目限值(mg/L)检测标准
铝(Al)≤0.2GB/T 5750.6-2025
甲醛≤0.05HJ 601-2025
丙烯酰胺单体≤0.02GB/T 5750.8-2025
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≤0.05GB/T 17218-2025


微生物指标

菌落总数≤100CFU/mL,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(GB/T 5750.12-2025)。

消毒剂处理剂需检测杀菌率(≥99.9%,GB/T 20647-2025)。

二、关键检测方法与技术参数

马来酸检测(新增项目)

方法: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-DAD),色谱柱C18(250mm×4.6mm,5μm),流动相0.1%磷酸+乙腈(98:2),检测波长220nm。

检出限:0.01mg/L,线性范围0.05-10mg/L(R²>0.999)。

毒理学安全性评价

分级测试:按GB/T 17218-2025附录B执行,Level 1(基础毒性)需完成急性经口毒性(LD₅₀>10g/kg)和Ames试验(阴性)。

慢性毒性:对使用量>1mg/L的处理剂,需开展9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。

浸泡试验规范

按最大使用剂量的10倍配制样品,浸泡30天(温度25±1℃),第1、7、30天取样检测,确保各指标稳定达标。

三、新型污染物检测与控制

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(PFAS)

检测项目:PFOA(≤0.002mg/L)、PFOS(≤0.004mg/L)(GB 5749-2025新增)。

分析方法:超高效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(UPLC-MS/MS),样品需经固相萃取(C18柱)净化。

纳米颗粒残留

采用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SP-ICP-MS),检测纳米铝、纳米铁颗粒,粒径分辨率达10nm。

四、检测质量控制要求

实验室资质

需通过CNAS认可(ISO/IEC 17025),重金属检测领域需通过能力验证(如CNAS T0956)。

每台仪器需定期校准(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每月用标准溶液校准一次)。

方法验证参数

精密度:RSD<10%(n=6);准确度:加标回收率80%-120%;检出限满足标准要求的1/10.

五、合规应用与风险防控

处理剂选择原则

优先选用绿色认证产品(如中国环境标志认证),避免使用含三氯生、双酚A的处理剂。

建立处理剂使用台账,记录投加量、使用时间、检测结果,保存至少5年。

应急处置

若检测发现重金属超标,立即停用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:投加硫化钠(10mg/L)沉淀重金属,确保出水达标后排放。

参考标准:

[1] GB/T 17218-2025 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

[2] GB 5749-202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

[3] HJ 164-2025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